一:知識講解 A.找原因的設問句 設問作文法,是使用“自己問自己一個問題,然后自己把這個問題回答出來”的方法寫作文的。 學習設問作文法,首先要學習基本方法。 設問作文法的基本方法一共有三個,現在我們先學習設問作文法的第一個基本方法,它的名字叫找原因。 找原因,就是面對一個句子,在這個句子后面,寫出這個句子的原因句。 怎樣才能在一個句子后面,很方便地寫出這個句子的原因句呢? 你一定先要記住下面這個句子-- ┌──────┐ │ 為什么 ?│ └──────┘ B.找原因的操作步驟 使用設問作文法給一個句子找原因,記住找原因的設問句之后,還要記住找原因的三步操作。 你一定要記住找原因的三步操作是-- 一問、二想、三答 C.“二想”想什么 在這“一問、二想、三答”之中,“二想”是最最重要的一步。 “二想”,是怎么回事呢? 你一定要記住,“二想”就是-- 可以想,這是因為誰的原因? 也可以想,這是因為什么東西的原因? D.兩點說明 第一點說明:什么叫被拓展句 給哪個句子找原因,哪個句子就叫作被拓展句。 比如給“我做值日”找原因,“我做值日”這句話,就叫作被拓展句。比如給“今天的天氣特別好”找原因,“今天的天氣特別好”這句話,就叫作被拓展句。 第二點說明:找原因的代號是① 為了省事,我們從今以后,要把①當作找原因的代號。 比如,給“我做值日”找原因,可以說給“我做值日”進行①的操作。比如給“今天的天氣特別好”找原因,可以說給“今天的天氣特別好”進行①的操作。 二:操作示范 示范一 A.被拓展句:老師給我補課。 B.①的操作步驟 一問: 用疑問語氣提問:老師給我補課,為什么呢? 二想: 根據提問,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 思考:從下面兩個思考內容任意選一。 思考1-這是因為誰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誰?比如“老師”,然后想:老師得怎么著,老師就會給我補課啦?) 思考2-這是因為什么東西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什么東西?比如“我的作業”,然后想:我的作業得怎么著,老師就會給我補課啦?) 三答: 以“二想”的思考為基礎,答出答案。 比如以思考1的思考為基礎-老師得怎么著,老師就會給我補課啦? 可以回答:老師怕我歇病假后落課(找原因的答案)。 比如以思考2的思考為基礎-我的作業得怎么著,老師就會給我補課啦? 可以回答:我的作業出了問題(找原因的另外一個答案)。 示范二 A.被拓展句:我擦玻璃。 B.①的操作步驟 一問: 用疑問語氣提問:我擦玻璃,為什么呢? 二想: 思考:從下面兩個思考內容任意選一。 思考1-這是因為誰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誰?比如“爸爸”,然后想:爸爸得怎么著,我就會擦玻璃啦?) 思考2-這是因為什么東西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什么東西?比如“大風”,然后問:大風得怎么著,我就會擦玻璃啦?) 三答: 比如以思考1的思考為基礎-爸爸得怎么著,我就會擦玻璃啦? 可以回答:爸爸讓我擦玻璃(找原因的答案)。 比如以思考2的思考為基礎-大風得怎么著,我就會擦玻璃啦? 可以回答:大風把并列刮臟了(找原因的另外一個答案)。 示范三 A.被拓展句:我洗手。 B.①的操作步驟 一問: 用疑問語氣提問:我洗手,為什么呢? 二想: 思考:從下面兩個思考內容任意選一。 思考1-這是因為誰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誰?比如“我”,然后想:我得怎么著,我就會洗手啦?) 思考2-這是因為什么東西的原因?(要想出到底是什么東西?比如“我的手”,然后想:我的手得怎么著,我就會洗手啦?) 三答: 比如以思考1的思考為基礎-我得怎么著,我就會洗手啦? 可以回答:我玩了半天泥巴(找原因的答案)。 比如以思考2的思考為基礎-我的手得怎么著,我就會洗手啦? 可以回答:我的手特別臟(找原因的另外一個答案)。 三:操作注意事項 A.給任何一個找原因,必須按三步操作進行;特別需要注意,第二步的操作不能假裝想,要真想。 B.找原因第二步中是“二想”,你只選擇其中一個就可以。 C.找原因答案中容易出現的一個錯誤,是答案并不是原因句。 D.找原因的答案句里不能寫出“因為”二字。 比如給“我寫作業”找原因,回答“老師留了許多作業,我一直沒有寫完”,正確;而回答“因為老師留了許多作業,我一直沒有寫完”,錯誤(理由是答案中出現了“因為”兩個字)! 〖思考練習〗 作業一 A.被拓展句:我清洗水杯。 B.①的操作步驟 一問: 二想: 三答: 作業二 A.被拓展句:爸爸洗碗。 B.①的操作步驟 一問: 二想: 三答: 作業三 A.被拓展句:媽媽洗衣服。 B.①的操作步驟 一問: 二想: 三答: 作業四 A.被拓展句:我寫作業。 B.①的操作步驟 一問: 二想: 三答: 作業五 A.被拓展句:我擦黑板。 B.①的操作步驟 一問: 二想: 三答: 作業六 A.被拓展句:我跳繩。 B.①的操作步驟 一問: 二想: 三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