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在奶奶家長大。
奶奶的房子緊靠著一個叔叔家的房子,兩個矮矮的小平房互相依偎著。在兩個小平房的中間,有一道稀稀拉拉的柵欄,將一塊禿拉拉的小平壩隔成了兩個小院子。奶奶總是喜愛花,便在柵欄腳下撒下密密的牽牛花種子。
每年春天到來的時候,牽牛花便爬滿了柵欄,從這一頭爬到那一頭,露出嬌羞的臉蛋,吐出淡紫色的芬芳。引來各種各樣的蝴蝶和蜜蜂,從這一頭忙到那一頭。偶爾,叔叔家那只黑白相間的小貓還會因為追逐蝴蝶,調皮地在柵欄旁翻轉跳躍,扭動毛茸茸的身軀,甚是可愛。
叔叔總是很樂于助人,每次奶奶有什么她干不了的活,在柵欄這頭叫一聲,叔叔便會從柵欄那頭精神地答應。所以,奶奶有什么好吃的,總是不忘從柵欄上遞一份過去;叔叔家有什么好使的,也不忘給奶奶從柵欄上捎一份過來。開滿淡紫色的柵欄上,似乎承載著兩家人花兒一般的溫情。
長大了一些,父親將我接去了城里上學。面對城市里的高樓聳立,車水馬龍,我竟感到分外的不適應。窗內,是無縫的磚墻;窗外,依然是無縫的磚墻。小小的我心里竟有一種對孤獨的真切的感受,我開始發瘋似的想念奶奶家中的那一道開滿牽牛花的稀稀拉拉的柵欄,那道散發著紫色香氣的柵欄。
暑假,我終于回到了日思夜想的奶奶家,奶奶笑意盈盈地來門前迎我。只是當我滿心歡喜地與奶奶擁抱之后,看向柵欄的方向——那里,是一堵密密的磚墻,無縫的磚墻。那只貓站在墻上睥睨了我一眼,便轉身跳入了另一邊。
我笑容驀地僵硬。
那堵墻,和城市里的一模一樣!真的,一模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