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味道,是那一塊豬油糕。
熹微的晨光中,河水在橋下靜靜淌,偶爾有幾聲動靜,驚動了一樹的鳥兒,隨即是一陣凌亂的撲翅聲……
——江南小城的生活如水墨畫般展開。
沒過多久,街頭巷弄便充斥著各種早點(diǎn)攤的吆喝聲:
“咸飯?zhí)饾{、油條煎包嘞——”
“拌面、魚丸面、排骨面嘞——”
“菜包、實(shí)心包、叉燒包嘞——”
各家各鋪的吆喝夾帶著熱騰騰的朝氣與濃郁的溫州味襲來??煽v使有如此多的選擇,我仍舊鐘情于我那一塊豬油糕。
背著書包,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拐角處便是賣豬油糕的點(diǎn)。穿越人群,遠(yuǎn)遠(yuǎn)地傳來了豬油糕下鍋的聲音——“滋——滋滋滋……”。手上的紙巾還留著口水。
“老板,一塊豬油糕。”
老班嫻熟地拿起鍋鏟,鏟了一塊豬油糕,放在洗過的葉子上(我至今都不知道那是什么葉子),再舀一勺自家碾過的白糖粉,裝進(jìn)背心袋。
捧在手上,手中傳來美味的溫度。咬了一口。先是一皺眉,默默想:呦,怎么這么燙?再是一陣笑,口中的豬油糕油而不膩、糯而不綿、甜又不過,最重要的是還帶著葉子的清香。最后是一舔,舌頭在嘴邊舔一圈,唇邊的白糖一掃而光。
呵,多么幸福呦!
可惜,日光還是那束日光,而小巷已不再是那條小巷了。
越來越多的小攤消失在高樓林立中。
為了一塊豬油糕,我甚至要穿越半座城。
心血來潮,我跑道晏公殿巷,只為那巷口的豬油糕。
“老板,一塊豬油糕。”
依舊是一鏟,再一放,一舀,最后再是一裝。我捧著豬油糕,走進(jìn)小巷——白墻青瓦,或有鳥兒飛過,亦或是車鈴穿過。
我不再用舌頭去舔,而是用紙巾輕輕擦去。
我看著葉片上的脈絡(luò),突然在某處生硬地斷了。我抬頭望向藍(lán)天,白云隱匿于瓦后。我回頭望向巷口,高樓林立,車水馬龍。
在青石板路上嘆了一聲,終究是漸行漸遠(yuǎn)了啊。
隨即,這聲哀嘆被風(fēng)扯碎。
我看到了手中的葉,巷口的店。
還好,還有這家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