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每個人在呱呱落地的那一剎那,不管他的父母是誰、家庭出身如何,他們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上帝是絕不會把邪惡的因子肆意地降臨給一個襁褓中的新生嬰兒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加之社會環(huán)境的熏陶,善良被物欲的橫流沖刷的昏厥了過去,善良逐漸在人們的心靈中沉睡了……。
然而,人們并沒有磨滅對善良的向往,對善良構(gòu)筑而成的和諧社會的憧憬。人們還是羨慕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還是羨慕那既穩(wěn)定而又“怡然自樂”的和諧。
善良,一個多么高貴的名詞。它是人性本質(zhì)的基本特征,是和諧社會的基本因素。喚醒心靈中沉睡已久的善良,為和諧社會的進程推波助瀾。
人們應(yīng)該如何喚醒善良呢?我覺得應(yīng)該從以下三點入手:
第一要樂觀。只有樂觀才會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不會整日自怨自艾、怨天尤人。樂觀的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會堅信今天的太陽總是最燦爛的;樂觀的人在面對成功的時候,會堅信今天的成就只不過是過眼云煙,明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第二要真誠。誠以待人,彼此相互信任,讓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脫離爾愚我詐的陰影,籠罩在真誠的光環(huán)之內(nèi)。其實,我們應(yīng)該知道對別人的真誠也就是對自己的真誠。真誠意味著尊敬,對別人的尊敬也就意味著對自己的尊敬。
第三要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有一顆寬容的心就不會因平常的小事而斤斤計較,就不會在失落的時候自尋煩惱。
做到了樂觀、真誠和寬容,我相信善良就會蘇醒過來,用善良構(gòu)筑的和諧社會就會隨后而至。
在這里,我們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善良并不意味著軟弱。當善良被邪惡的勢力所襲擊時,我們不應(yīng)該忍氣吞聲、任憑邪惡的侵略。我們應(yīng)該拋棄“人善被人欺”的畸形思維,立刻拍案而起,把大家的善良凝合起來,形成一道強大無比的善良利刃,去斬斷一切破壞和諧社會里善良的邪惡勢力。
目前在中國的大地上,正掀起一股令人溫暖的“和諧”之春風。那么,就讓我們借著這股春風,攜起手來,喚醒善良,用善良為和諧社會奠基,用善良讓和諧社會的平地而起,用善良給和諧社會添磚加瓦。嗯,這篇我覺得最好了,記得采納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