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家家戶戶的燈火已經亮了。準備打開書包做作業的時候,突然間停電了。這個時候,我想起了被我遺棄在角落的半截蠟燭。
媽媽總會多買一些蠟燭備著,以防不時之需。
蠟燭,十幾厘米長的東西,在人們的眼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但它卻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方便。在沒電的時候,蠟燭能給我們送來一絲光明,一點浪漫,一些溫馨。
我看著它,突然想起大詩人李商隱的一句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蠟燭不僅給我們送來了光明,更重要的是它那種犧牲自我的精神,讓我肅然起敬。它讓我想到了老師,和它一樣,老師也把他的一生毫不保留地獻給了自己的學生,獻給了那三尺講臺。
小小的蠟燭,是如此平凡,久久地等待,只為了給人們送來一絲光明。它又是那么的不平凡,用它短暫的一生,綻放光亮,盡管那光亮對人們來說,也許是微不足道的,可卻是它最燦爛的光芒。
面對著眼前那支只剩下半截的蠟燭,我心里流過一絲暖流,起筆開始在它微弱的光芒下寫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