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淅淅瀝瀝地下著,我和姐姐穿著沉重的雨衣來到了新華書店。我們走上了樓,看著琳瑯滿目的書籍,甚是高興。我心里不禁想著:如果這些書都是我的該多好呀!我愿意用時間去閱讀它們,感受它們,走進它們的世界。
不知不覺,我走到了少兒文學部,我快速地瀏覽了一下書名,眼球不禁停留在了一個書名上——《魯濱遜漂流記》。我記得這個題目,老師給我們聽過改編版的錄音。搜索著腦海中的記憶,大概是這樣一個故事——魯濱遜厭倦了英國家里安逸的生活,決意成為一名海員,周游世界,他登上了前往非洲的船只。在去非洲的'途中,遭遇一場可怕的風暴。船帆破裂,船艙進水。魯濱遜和他的朋友雖與風浪作斗爭。但結果不理想,其他的人都死了,只有魯濱遜漂到了一座陌生的島嶼上,度過了長達二十七年的荒島生涯。魯賓遜能一個人在孤島上生活27年,在當時讓我驚訝不已,縱然是現在,這份驚訝仍沒有改變,所以最后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它。
讀著此書,我思緒萬千,魯濱遜他竟然在一座荒無人煙,也沒有食物的島嶼上生活二十七年,這使我十分敬佩。如果不是有目標,有斗志,有智慧,他怎么可能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在這二十七年里,他合理地規劃著自己的生活,一座茅舍,一塊耕地解決了自己吃和住的問題。合理地利用船上的資源,在關鍵時刻,用槍來還擊野蠻人保護了自己,還幸運地救下了野蠻人“星期五”,使他在荒島上有了朋友,避免了孤獨,同時還在好朋友的幫助下獲得了寶藏。幾年后他開始制造獨木舟,準備逃離這個荒島,雖然失敗了,但是他沒有放棄,更沒有心灰意冷。終于他克服重重難關,歷盡艱辛,衣錦還鄉了。正是因為這種充分的準備,頑強的斗志,所以生活的難題解決了,朋友來了,寶藏來了,最后回家的船也來了。如果我們把魯濱遜的這種周密、細致、頑強用到學習上,還怕學習不好嗎?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可能遇到各種坎坷,如果有這股信念還怕克服不了困難嗎?
人類是沒有極限的,只是我們沒有去開發而已,機遇是有無數的,但要看我們有沒有準備好。每一個人都會在遇到困難時內心爆發出極大的潛力,這就是生存的法則,但我們也要時刻充實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這樣機遇來敲你的門時,你才能將它迎進里面。這本書看似荒誕,但是卻很好的詮釋了人的自身的魄力。現在我們沒有魯濱遜要面臨的那么困難的境地,就應該更好的努力,發揮自己的能力,做出一番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