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過《孟子》這本書,這是一本能教育我們怎樣做人的書,同時也是一位良師益友。所謂聞名不如見面,今天,我就有幸讀到了這本能讓我們終身受益的書其中的《學弈》一文,讓我懂得學習不能三心二意,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獲。雖然以前我讀過許多令我難忘的故事:如舍己為人的獵人海力布,壯烈犧牲的狼牙山五壯士,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等等,它們就像一顆顆閃閃的.小星星,永遠印在我們的腦海中,但我還是喜歡孟子的《學弈》
孟子下棋打比方,講述了全國有個圍棋高手弈秋,教兩個孩子學弈,一人專心聽課學習,另一人卻一心想拉弓射雁的故事。學習效果截然不同,最后指出這兩個人學習結果不同,并不是在智力上有多大差異。讓我從《學弈》中明白,一個人的學習態度非常重要。這就使我聯想到我們平時學習:老師在一節課內向40名學生傳授知識,時間一樣,方法也一樣,可每個人汲取的知識卻不一樣,有的人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而有的人卻如坐禪和尚,“靈魂出竅”;有的人在桌底下弄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果老師是傳播知識的水龍頭,那些認真聽講的同學就像提個大桶把知識裝滿;而那些心不在焉的同學就像是捧個小茶杯裝一口水,學習效果當然不一樣。是啊,不專心一無所得,反過來說,專心則得,小專小得,大專大得,恒專則可成大器。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做“笨鳥先飛”。一個聰明的人學習不認真,久而久之,也就和平常人沒什么兩樣,而那些沒有什么天賦的人,甚至比平常人接受能力慢的同學,只要他們刻苦勤學、不恥下問,勤能補拙也能學有所成。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他們也能笨鳥先飛。對于一個不明確學習目的、學習態度不端正的人,即使拜在名師下,也難成為高徒。因此好的態度,決定好的人生。
孟子通過《學弈》告訴了我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心猿意馬就什么也學不到。態度是成功的源泉,沒有良好的態度,也就沒有成功。所以,這也為我們的學習敲響了警鳴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