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歷史,先輩們用勤勞的雙手描繪出美滿的畫卷;展望未來,新的時代召喚我們以奮斗開創新的藍天。身為高三學子的一員、新時代的一分子,我由衷地感受到,肩上之重擔需以奮斗之姿態來承擔。
當“奮斗”一詞橫亙五千年風霜而來,在新時代的語境下,“奮斗”一詞又有怎樣的詮釋?當農耕時代離我們漸行漸遠,“奮斗”是否也在離我們而去?非也。新時代的背景下,我們或許已不需要體會耕作之勞苦,但這不代表“奮斗”一詞只局限于農田之中。誠如陳獨秀所言:“一個人活在世上,要讓自己活得幸福;并且不斷努力,讓后人也活得幸福?!薄皧^斗”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但其內核永遠是一個創造價值的過程,一個通過不懈努力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雙成就的過程,而這正與當下人們所追求的“幸?!比艉弦黄酢?br/> 然而,當下存在的對“奮斗”的誤解和曲解不由得令人重新思考“奮斗”的定義和界限。某通信制造企業將“放棄帶薪休假和非指令性加班費”劃入“奮斗”的行列,不禁令人思考,這到底是真正的.奮斗,還是被冠以奮斗之名的扭曲的工作?而那些仍然享受帶薪休假等福利的員工,他們就與奮斗絲毫沾不上邊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皧^斗者”雖然要為奮斗付出一定的代價,但這并不代表“奮斗者”連基本保障的權利都要一同失去。也許有人會說,放棄帶薪休假不是更能體現我們不懈奮斗的精神嗎?誠然,放棄所謂“福利”能更堅決地體現我們奮斗的決心,但當我們層層深究,這放棄“福利”的背后難道不是對個人正當權益的剝奪?時代希望看到的是無私忘我的“奮斗”,而不是被過度剝削的“工作”。
因此,在這個嶄新的卻也是云譎波詭的新時代,我們更應該厘清“奮斗”的內涵,以真正的奮斗之姿擔起時代之責任。這并不是說我們就要吝于犧牲、死守權益;相反,時代要求我們不要打著“奮斗”的旗號而誤入扭曲的泥潭。真正的奮斗,應是王順友在山間郵路上幾十年的堅守,是郭川橫渡太平洋的堅韌背影,是王辰亮讓科普走進大眾的嘗試。這些,才是新時代的奮斗之姿。
誠如梁任公所言:“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痹改阄叶寄芤詩^斗之姿,擔時代重責,聽從時代之召喚,一路揚帆遠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