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早早就為我報了書法班,在起初幾天的新鮮勁過去后,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肚子的郁悶和厭倦。在別的小朋友盡情游戲的時候,我已經匆匆吃好晚飯,收拾好行裝準備奔赴“戰場”了;在我最喜愛的動畫片開播時,我還在捏著毛筆一遍遍重復著單調無趣的橫撇折鉤。一天天、一年年,我在媽媽的督促下堅持著練習,筆耕不輟,牽著爸爸的手走過月光皎潔的夜晚,不知不覺間我寫過的稿紙已有半人高。但幼小無知的我,一直不明白,明明可以安閑舒適地待在家里玩耍、看電視,為何要花時間去做這些無趣枯燥的事呢?
一年一年長大,從一年級升到另一個年級,直到現在,我才懂得了童年的付出。我的手能夠握住柔軟的毛筆,能夠寫出滲著墨香的字,我童年的那些努力最終為我后續的人生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還能覓得一絲寧靜。當老師問誰要去參加書法比賽時,我能自豪地舉起手,當我拿獎,內心的喜悅會給我的人生帶來特殊的意義。回想起來,那些個樹影蕩漾的夜晚,竟也帶上了奮斗的熱度。如果真的如我所想,每天安逸地躲在家中,看看電視玩玩游戲,也許今天的我就會少了很多內涵。
誰說不是呢?此時,老師的話語在耳旁響起:無奮斗不春春,奮斗的青春才是最美的,青春就是用來奮斗的。
一個人的奮斗和努力,不可能那么快結出果實,但是它或早或晚總會回饋于你的人生。
我要說,年少的微光握手掌。人生的微光,需要用力握在手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