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詩文復習妙法小貼士(二)
2誦讀時,怎樣讀準字音?
誦讀文言文,應特別注意三種異讀(一個字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讀音)。
?。?)通假異讀。文字通假,在文言文中比較常見,通假字跟本字的讀音大多不同,我們在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讀其本字的音。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說,就不能讀shuō,而應讀yuè;這里的說通悅,愉快的意思?!短一ㄔ从洝防锉阋€家中的要,不讀yào,而應讀yāo;這里的要通邀,邀請的意思。
?。?)古音異讀。古代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等專有名詞,凡是《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未作出規定的,我們仍應按傳統的音去讀。像可汗問所欲中的可汗,是對過去某些少數民族君主的稱呼,按古音應讀kèhán。
?。?)破音異讀。這是指通過改變字音的辦法來區別詞性和詞義的一種異讀。如騎現在只用作動詞,讀qí,但文言文中它還常作名詞用,讀jì,表示騎馬的人或戰馬,翩翩兩騎來是誰與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中的騎都讀jì。
另外,文言文中有一些現在不常用的字,我們要仔細辨清字形,查明字音,切不可以形近字的音去替代,或者讀半邊字。如及郡下,詣太守的詣,應讀yì,不能誤讀為zhǐ。
3誦讀時,怎樣讀好節奏?
(1)古詩詞的誦讀節奏。
五言絕句和律詩,每句一般可按二、二、一或二、三的節奏來朗讀;七言絕句和律詩,每句一般可按二、二、二、一或二、二、三的節奏來朗讀。當然了,有時要結合意義來劃分詩句的節奏,如故人/具/雞黍。
(2)文言散文的朗讀節奏。
誦讀文言散文,確定停頓的主要依據是文句的意義,只有正確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意義,我們才能做到不讀破句(朗讀時在不該停頓的地方停頓就叫讀破句)。如2008年江西省中考卷第9題,要求用/標出力過數人而有謀略一句的朗讀停頓。該句概括桑懌的兩個特點,一是力氣大,二是有謀略,二者用而來連接,朗讀停頓自然應標在而前。
下面三種文言句的停頓容易讀錯,同學們應予以注意:
?、倜~用作狀語時,充當狀語的名詞應同后面的謂語中心語連讀。如其一犬坐于前就應讀成其一/犬坐于前。名詞犬作狀語,描繪其一(狼)坐的姿式。
?、谟行┰~在現代漢語中是合成詞,在文言中則是兩個單音詞,誦讀時中間應有停頓。如今齊地方千里一句中,地方就不能連讀,必須分開。地跟齊連讀,作句子主語;方跟千里連讀,作句子謂語。
③句首的一些虛詞,往往起著領起全句的作用,我們在誦讀時,應在其后有所停頓。像而兩狼之并驅如故就應讀成而/兩狼之并驅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