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名特產(chǎn)。她肉質(zhì)松脆,果汁甘甜,很受人們的喜愛。我家有種荸薺的習(xí)慣,而且每年都是自育自種。
暑假前幾天,爸爸在自家隔壁的雜草地上開辟了一塊空地,又罱了一船河泥鋪在這塊空地上,然后從三樓拿出一筐經(jīng)過挑選的荸薺種,一顆一顆有序地排列在嫩泥上。花了整整一個上午,汗水浸濕了衣衫,爸爸才種好了這筐荸薺。回到家里,爸爸足足喝了一壺開水。
吃過中飯,爸爸又馬不停蹄地做了一扇長長的竹籬笆,圍在荸薺地的四周,以預(yù)防雞鴨貓狗這些動物來糟蹋。為遮住毒辣辣的陽光,爸爸又在荸薺地的上空加了一個天棚。做好這一切,又到了傍晚洗澡、吃飯的時候了。
休閑了沒幾天,爸爸發(fā)現(xiàn)荸薺地的泥巴開裂了,趕緊又到家門前的小河里罱了半船河泥潑在荸薺上。這種工作重復(fù)了好幾次,荸薺苗才慢慢地長出來了,葉子也漸漸地由黃變青。這時,爸爸不再潑河泥了,而是每天清晨挑幾擔(dān)水澆在荸薺苗上,有時也澆一些濃度很淡的人糞料。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轉(zhuǎn)眼到了七月下旬,綠油油的荸薺苗長得差不多有半人高了,爸爸對我說:“婁園,今天我要去種荸薺,你來幫幫我!”我爽快地答應(yīng)了。我們拿著工具來到地里,爸爸先給荸薺苗喝足水,等地松了,然后拿著一把鏟刀把荸薺苗小心地鏟到簸箕里。一簸箕滿了,爸爸叫我用細(xì)繩子把荸薺苗的稈子輕輕地綁起來,這樣做主要是防止稈子被折斷,影響秧苗的生長。我按照爸爸的吩咐做好了一切。遷好荸薺苗,爸爸把它蓋好,挑到田頭,又一顆一顆地種到大田里。
事后,我感嘆:連育荸薺苗都這樣復(fù)雜,何況還要大田管理呢!這小小的荸薺,真是來之不易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