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我和爸爸騎著自行車飛快地向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的南通船廠駛去,去登我國最大的浮船塢——“南通”號浮船塢。穿過引橋,來到了大塢旁。“啊!這么大的浮船塢。”我驚叫起來。它真像一座巨大的綠色屏障,矗立在我們面前,一下子把我們的視線給擋住了。讓人只能仰起頭看到蔚藍的天空。
這時,爸爸指著塢體中央寫著“南通”兩個白色的大字,說:“這是請九十五歲高齡的我國著名書畫家劉海粟題寫的。”接著又指著在塢尾寫著的COSCO介紹說:“這是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的英文字的縮寫。”經過保安人員的同意,我們興致勃勃地沿著舷梯登上了船塢。爸爸的老同事鄭塢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塢長伯伯,這艘浮船塢有多大啊?”我迫不及待地問鄭塢長。塢長高興地對我說:“這艘浮船塢長254米,寬58米,面積相當于三個多足球場,塢墻的高18.5米,加上甲板上的大吊車高度共50多米。”聽著塢長詳細的介紹,我不由自主地抬頭看去,只見兩座吊車像兩只桔黃色的長頸鹿昂首伸向藍天。我們邊說邊走,來到了大塢的中央集中控制室。鄭伯伯說:“這里裝置著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控制設備,在這里只要用手輕輕按動開關,就能控制龐然大物沉入水下或浮出水面。”透過控制室的玻璃窗,我看見一艘七萬多噸的“江達海”輪正安臥在大塢里。修船工人戴著安全帽,穿著工作服在忙碌地干著活。
爸爸拍著我的肩,自豪地說:“修大船再也不用到國外去了。”這時鄭塢長拿了一架望遠鏡給我,說:“走,上塢墻頂甲板上去看看。”我們來到甲板上,頓覺眼前開闊。我情不自禁地舉起望遠鏡,向江面上看去,只見煙波浩渺的江面上客輪、貨輪、拖輪……來往穿梭;向東南望去,狼山巷一片繁忙景象。狼山上郁蔥蔥的樹林間,黃瓦、紅檐、灰墻的寺廟、亭閣也隱約可見;向東北望去,充滿著現代氣息的城市建設盡收眼底;向西北望,天生港發電廠和華能南通電廠的煙囪近在眼前。
告別鄭塢港,在回家路上,我想:“南通”號浮船塢,不正標志著家鄉南通改革開放十多年來的巨大成就?它不愧是南通人民的驕傲,更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