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履之往 為人愿也_1500字
閱讀下面的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的眼睛,是為看到別人;我的耳朵,是為傾聽別人;我的雙手,是為幫助別人;我的心扉,是為欣賞別人;我的笑容,是為溫暖別人;我的語言,是為勸慰別人……沒有別人,人生的意義何在?
要求:選準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文體特征鮮明。
構和思路,自己寫一篇。
素履之往 為人愿也
暖人心,愛之切也;賞人心,高潔冰也;慰人心,思之歸也。如果我們擁有一顆幫助他人、欣賞他人、勸慰他人的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埋下一顆種子,突破約束、隔膜的桎梏,開出人性的光芒。素履之往,為人所愿。
幫助他人正是對自己最大的溫暖。《論語》有云:君子悟本,本立而道生。只有學會了幫助他人自己才能本立,道之后生。還記得感動中國人物韋思浩老人嗎?樸素而有典雅溫暖得像冬日里的一束光,小卻溫暖的透徹。他作為一名退休老師,每月都有不少的退休金,可是他選擇將自己的余熱給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們,十多年,風里來雨里去,勤懇工作為孩子們掙學費。盡了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最后一份余熱。他也曾經說幫助他人,心里總是溫暖的。
欣賞他人,是一種不一樣的智慧。蘇軾曾說:大勇若怯,大致若愚。恐怕說的就是真正的智慧吧。只是因為玄德欣賞了孔明,便有了三顧茅廬的佳話;正是因為桓公欣賞了孫臏,便有了百戰百勝的傳奇。每一次欣賞,人與人之間才會形成有機聯系。導師瀨直說:清源是真正的圍棋天才,我比不上,他的天賦讓我欣賞。清源正是因為導師瀨直的賞識,有了導師的欣賞,他才能在一次又一次圍棋比賽中順其自然,以天招為招,贏得導師真傳,于是便有了昭和棋圣的吳清源,在黑白的思維碰撞中,一落子便道盡了千古哲思。欣賞他人,是將對人的一劑催化劑,促使人走的更遠。
慰藉他人是心靈的雞湯,孔子曰:視其所以,視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尼克·胡哲曾說過:我不過的乞求上帝給我一雙手,而上帝連一雙腳都不給我。事實上,他連腿都沒有。很難去想,這樣的人怎會成為勵志的演說者,去欣慰一個人的心靈的。每當有人向他抱怨自己的種種悲慘遭遇時,他總幽默的說:看看我吧!對別人的慰藉,他自己本就是一個勵志的標桿,在與人的交往中,他也撫平了自己的心靈。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其余壘土。正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系,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勸慰、欣賞構成了這個和諧世界。菩提本天樹,明鏡亦非臺為人愿非我,何處惹塵埃。每個人都是在為他人而活,素履之往,為人所愿也。
文章分析,方法借鑒:開頭:暖人心,愛之切也;賞人心,高潔冰也;慰人心,思之歸也。切入寫作主題,語言形式整齊、連用排比,化用文言文,新穎,有自己的特點;言之有物,思路清晰,見解深刻,表現了很強的生活領悟。
如果我們擁有一顆幫助他人、欣賞他人、勸慰他人的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會埋下一顆種子,突破約束、隔膜的桎梏,開出人性的光芒。明確提出寫作的中心,并且用幫助他人、欣賞他人、勸慰他人三個詞語確定文章的分論點。
結尾用素履之往,為人所愿。收束,照應題目,強調題目。注:素履之往,讀書人身著樸素潔凈的衣服鞋襪行走天下。
第二段分析和方法借鑒:明確提出分論點:幫助他人正是對自己最大的溫暖。采用道理論證:君子悟本,本立而道生。然后事實論證,素材運用特點:一句話概括材料:還記得感動中國人物韋思浩老人嗎?然后是緊扣分論點對他的事跡進行分析:樸素而有典雅溫暖得像冬日里的一束光,小卻溫暖的透徹。這一句是緊扣分論點分析。他作為一名退休老師,……盡了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最后一份余熱。這幾句是解說、分析韋思浩老人如何幫助別人。他也曾經說幫助他人,心里總是溫暖的。對自己的分析、論證進行總結,再一次回扣分論點。
結尾分析和方法借鑒:正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聯系,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勸慰、欣賞構成了這個和諧世界。總結分論點。。每個人都是在為他人而活,素履之往,為人所愿也。總結全文,照應開頭和題目。
高一:付葉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