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仰望天空,不斷探索,終于有“C919”大飛機翱翔天際;中國人向往大海,不斷探索,因此有“蛟龍”探海;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渴望窺探月球火星的奧秘,不斷探索,終于有了“玉兔”探月,“祝融”探火。“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每一次對星辰大海的凝望,都能激起我們探索的渴望。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們科技的每一次突破,我們探索旅程的每一次延伸,都代表著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渴求。正所謂,夢向星辰大海,探索永無止境。
探索是對未知的渴望,是對自我認知邊界的不斷突破。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每一次腳踏實地的探索,都讓人類的文明到達新高度。人們曾經堅信“地心說”,也因此而戕害“日心說”的宣揚者,但在觀測數據和科學精神的不斷完善中,日心說被接受,人類科學也進入一個新境界。達爾文到處考查,收集標本,整理數據,到達生物起源研究的新境地,用“生物進化論”思想啟蒙一個時代。袁隆平沒有被遺傳學權威禁錮思想,而是另辟蹊徑,不斷鉆研探索,用雄性不育系到達水稻研究新境界,實現糧食產量不斷突破,溫飽了億萬人的肚子。
思想學說的探索突破,讓我們擺脫了愚昧,物質科技的探索突破,讓人類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如今“旅行者號”已帶著人類的疑問飛出太陽系,雜交水稻產量也在不斷突破……每一次探索,都會讓身處已知境的我們步履更加堅定。
探索未知境,需要一顆保持好奇的心,不斷發現新問題,不斷創新突破。
王安石曾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所謂險遠就是未知之境,所謂“志”就是一顆好奇探索的心。“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王安石就在探索心的`驅使下,探索變法強國富民之道。加來道雄思考著“金魚的宇宙”,設計粒子加速器,燒壞了家中電閘,好奇心幫助他在物理世界中耕耘收獲。屠呦呦從古籍探索治療瘧疾的藥物,一次次失敗,一次次探索,控制溫度,不斷革新,終于提煉出青蒿素,護佑人類健康。
持有好奇心,才能讓你不囿于一方天地,而以更廣闊視野探索未知。探索未知境,艱險永相隨,但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實現“未知境”的不斷突破。
“登高自卑,行遠自邇。”永遠渴望星辰大海,探索腳步永無止境,人類文明才從石器到了鐵器,進而進入蒸汽時代,電氣時代,一直到如今的信息時代。人工智能遠非終點,人類終將在一次次探索中實現美好時代。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抵達一個未至之境,并非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因為,夢向星辰大海,探索永無止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