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了,家家戶戶都盼望著能過一個團團圓圓的新年。我的家鄉在惠安,這里的新年有一個很有趣的習俗,就是做肉丸。做肉丸也要越團越圓,在新年里做顯得特別有意義。如果你來到這里,一眼望去,你會發現家家戶戶都在做肉丸,而我們這些小孩,總是在等待著“開吃”的那一瞬間。
“肉丸蒸好了,快來吃啊”每當聽見這句話,我就會飛也似地跑進屋子,用筷子夾起肉丸,蘸著醋,慢慢地把滾燙的肉丸放進嘴里,感受著從舌尖蔓延到胃里的暖,在一片贊嘆聲中大快朵頤。我知道,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而我們家鄉的肉丸,在本地可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了。它最與眾不同之處就在于它是由地瓜粉拌著蘿卜、蔥、蒜、肉,加上五香粉調料制而成的,粘而不膩、散而不松,那滋味真是沁人心脾,我一口氣就能吃上三大碗。不過,如此美食可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只有春節期間,才能好好地吃上幾次,因為它的制作工序特別繁瑣。每年除夕夜,當它被端上桌時,老人就會把它夾給子孫們,為這個年味增添一份特殊的心意,正因為這份心意,它更加成為惠安家鄉人們春節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民間美食。
有人說它的味道好,有人說它營養棒,但不管怎樣,它象征著人們團團圓圓、幸福美滿的生活。制作這種春節佳肴時,手要團來團去好幾次,沒錯,正是這個“團”的動作,它團住了一份熱力、一份和氣、更團住了春節期間團圓的美好愿望,它是一種傳承,是親情與文化結晶的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