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有歌聲飛揚的壯族三月三歌會、載歌載舞的傣族潑水節、有花香彌漫的藏族采花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我們快樂無比的彝族年,你如果走進涼山彝家山寨,你會被彝族淳樸的風土人情深深地折服,你會為彝族傳統文化的精深厚重而拍案叫絕,而走進彝家的彝族年,你一定會駐足不前,流連忘返。
彝族年,彝語稱為“庫斯”,意思是新年,是大小涼山彝族傳統的重要節日。彝族年一般選定在農歷的十月,是莊稼收割完的日子,是豐收的季節。彝歷年帶有慶祝當年、祭祀祖先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之意思。
彝族殺過年豬十分講究,過年豬一般要喂養一年,喂得越肥越好。經過臘制后豬膘越肥、越厚,就表示主人的'勤勞,是富裕的象征。過年前一個月,家家戶戶就準備好一壇蕎麥酒,過年前三天,各戶人家都要劈夠過年三天燒的柴禾,備夠吃的米面、鹽巴等。在過年前一天上午,每戶人家把屋內外、院子周圍打掃干凈,以表示除舊迎新
彝族年的那天早上,天剛蒙蒙亮,阿瑪(外婆)家四周就響起了一陣刺耳的尖叫聲,每家每戶都在殺年豬慶賀這一年的豐收。阿瑪家也不甘落后,爸爸和舅舅合力拉出早已準備好的年豬,將它摁在地上,豬側躺著,四腳朝左,拼命地掙扎。爸爸趕緊雙腿跪在豬的身上,手腳并用讓豬動彈不已,舅舅拿著一把鋒利的尖刀刺進豬的喉嚨,頓時,豬的尖叫聲震耳欲聾,刺破青天。漸漸地,漸漸地,聲音越來越弱,身體也停止了掙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