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俗稱“過年”,是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年初為夏年(農歷正月初一為“大年初一”(即“年”),新年的日期固定并延續到今天過年在古代被稱為“元旦”。1911年革命后,開始使用公歷(Gregoriancalendar)計算年份,后稱公歷1月1日為“元旦”,并稱農歷正月初一作為“春節”。它涉及面廣,具有廣受歡迎、大眾化、甚至普世性的特點。過年是脫舊換新的日子。雖然過年定在農歷正月初一,但過年的活動并不限于正月初一。從23日(或24日)大年初一開始,人們開始“忙”起來:打掃屋子、洗頭洗澡、準備年貨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是“辭舊迎新”。人們用隆重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和春天。
在民間,一直有關于“年”的傳說。(傳說在中國古代,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物,觸手長長,兇猛?!澳辍痹诤5咨钐幧盍撕芏嗄辍K辉诔σ古郎习?,吞噬牲畜并傷害人命。因此,除夕之夜,村里村里的人都幫助老少逃進山里,躲避“年”獸的傷害。一年大年三十,村外來了一位老人乞討。村民們又急又急,只有村東的一個老太婆把老爺子給了老爺子。吃了點東西,勸他上山躲避“年”獸,老爺子笑道:“要是婆婆讓我在家過夜,我就趕走“年”獸、”老太婆繼續勸說,笑著向老者乞求。沒話說。午夜時分,“年”獸闖入了村子。發現村子里的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端的老太婆家,門上貼著紅紙,屋內燭光璀璨?!澳辍鲍F渾身一顫。有一種奇怪的叫聲??斓介T口的時候,院子里突然傳來“啪、啪、啪”的聲音?!澳睢睖喩硪活潱桓仪靶小T瓉恚澳辍弊钆录t、怕火、怕爆炸。就在這個時候,婆婆的屋子敞開了,院子里一個紅袍老者在笑?!澳睢眹樍艘惶仟N的跑開了。翌日正月初一,避難歸來的人都看到了村子。令人驚訝的是,她安然無恙。這時,老嫗才恍然大悟,她急忙把自己答應老爺子的事情告訴了村里人。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子里傳開了,人們也知道了趕走“年”獸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