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家鄉的風俗有許多,過幾天就到了臘月二十四,我們家鄉有一個風俗——撣塵。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撣塵即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為了能掃去“霉運、窮運、晦氣”,來年吉利,寄托了人們在新的一年里辟邪辟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很快到了二十四,這天爸媽都起得很早,還叫我起床大掃除。媽媽首先把所有被子毛毯搬到陽臺上,讓它們接受陽光的沐浴,放眼望去,對面和樓下人家的陽臺也都鋪滿了被子,看來今天大家都早起勞動啊!我也不甘落后,立馬投入了熱火朝天的勞動中。
媽媽將一塊干凈的抹布浸入水中,然后把抹布擰干,半蹲在地上,熟練地擦著每一片地,每一塊磚。只見她雙手按在抹布上,邊走邊仔細地擦著地,一粒灰塵也沒放過,所過之處都是“凈土”,瓷磚在陽光的反射下散發著奪目的光輝,仿佛在謝謝媽媽為它們撣去灰塵。
再看客廳里,爸爸也正賣力地干活。踩著一個小板凳,用抹布擦著落滿灰塵的燈和天花板旁的柜子。他仰著頭,仔細到一尺一寸地反復擦洗,遇到擦不干凈的污漬,他會用力地不斷摩擦,直至恢復清潔了才作罷。整個客廳煥然一新,吊燈在撣去了灰塵后明顯更明亮了,陽光透射進來。便這屋子顯得格外亮堂。
我此刻在哪呢?我正忙得不可開交呢!我左手拿著畚斗,右手提著掃帚,在客廳和臥室間來回穿梭,將爸媽的漏網之魚,或是擦不到的地方的灰塵統統送到它們的歸宿——垃圾桶。除此之外,一個個箱子被我排得整整齊齊,家里的雜物、書、報紙、食物……都在我的督促下排列得井井有條,整個家頓時變得既整齊又潔凈。
忙活了半天才結束的勞動有了成效,望著被我們整理清掃得煥然如新的屋子,我默默想:撣塵不僅是指將屋子打掃干凈,更是讓我們撣掉舊一年的悲傷、疼痛,以最好的狀態去迎接新一年的挑戰,忘掉過去每一件倒霉、傷痛、不順心的事,展望未來,那兒還有更遠的路需要你去走,還有更多的荊棘叢林等著你去闖,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去接。辭舊迎新,撣去這一年中歲月留下傷口,用昂揚的姿態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