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一個特殊的日子,50年前毛澤東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在一代又一代的心中,傳承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雷鋒1940年出生,7歲時父母雙亡,成為孤兒,原名雷正興。去世于1962年8月15日12時05分。
雷鋒一名普通的戰士,卻又是全民榜樣。在有一次捐款中雷鋒將自己積的200元人民幣捐獻出來。只因為那時每個人每月只掙6元錢,但雷鋒卻捐了200元錢,一時轟動全國。因此,雷鋒被授予“節約標兵”。
雷鋒的日記中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俗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是青年的偶像,是人民英雄,是時代精神。永遠激勵著每一代人。在雷鋒去世后,有涌現出,以雷鋒為榜樣的一群人。并且每個年代的人都對雷鋒精神有不同的理解。70年代宣傳愛憎分明;80年代人們愿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90年代體現了在崗位上奉獻精神。至到現在,人們都希望做到“五種人”,誠實守信的人,求證務實的人……
然而,現代人對于“路見不平,就出手”提出了一些分歧。是“道德滑坡”還是“人性提高”。對于火災,我們是舍己救人,還是置之不理。是“見義勇為”,還是“見義智為”。在這,我建議大家,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想法來幫助別人,幫助別人也是幫助自己,多做好人好事。
讓我們一起唱響《學習雷鋒好榜樣》,“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