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一般不單用,能組成嚴寒、酷寒、寒冷等。注意:要與表示害怕、畏懼的心寒、膽寒中的寒,表示貧困的貧寒中的寒意義區別開。
冷:溫度低。
冽:(書)寒冷。一般不單用。
凜:寒冷,不單用,能組成凜冽、凜凜等。
暴冷:形容突然間冷起來。例:由于西伯利亞寒流的侵襲,剛一入冬,天氣就暴冷起來,真叫人有點受不了。
冰冷:很冷。例:在臘月的早晨,手伸到水中感到冰冷刺骨。
刺骨:如寒氣侵入肌骨,形容極冷。如寒鳳刺骨。
干冷:干燥而寒冷。例:今年的冬天無風無雪,干冷干冷的。
寒冷:冷。多用以形容氣候。例:寒冷的冬天被溫暖的陽春取代了,萬物充滿了生機。
寒峭:形容冷氣逼人。多用于書面語。
酷寒:形容天氣北常人。例:大興安嶺冬天是酷寒的,幾乎天天下雪,整個山嶺白茫茫的一片。
冷峭:形容冷氣造人。注意:也表示為人刻薄,話語尖刻。
料峭:(書)形容微寒。常說春寒料峭。例:在料峭的寒風中他顯得十分驚悴。
凜冽:寒冷。例:北風凜冽,大雪紛飛。
凜凜:寒冷。例:東北的冬天,寒風凜凜,冰天雪地,十分寒冷。注意。威風凜凜中的凜凜表示嚴肅、敬畏的樣子。
清冷:涼爽而略帶寒意。
死冷:死:很。很冷。例:這是一個死冷死冷的冬天,剛一出屋,臉和鼻子就象用刀割的一樣凍得難受。
嚴寒:極冷。例。深秋已過,嚴寒的冬天就要到來了。
冷冰冰:形容物體很冷。注意:一般多用于形容不熱情或不溫和。
冷森森:形容冷氣逼人。例:剛走進山洞,就感到冷森森的,不由自主地打了幾個寒顫。
冷絲絲:形容有點冷。例:這屋子沒生火爐,窗縫也沒糊,給人冷絲絲的感覺。
冷颼颼:形容風很冷。例:由于身體太弱。雖然穿得很多,但我還是感到冷颶耀的。
啞巴冷:(方)形容氣候干冷。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蓋地,形容非常寒冷。
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來就成了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氣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凍手凍腳:形容天氣寒冷。
寒風刺骨:寒冷的風凍得骨頭疼。形容天氣風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風刺骨。
寒氣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氣。例;數九以來,朔風吹,寒氣逼人,這又是一個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坼:形容天氣寒冷,把地都凍裂了。例: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黃金季節。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十分寒冷。例:他掄起大鎬來象旋風似的,盡管是天寒地凍的十冬臘月,還是滿頭大汗。
透骨奇寒:冷氣穿透了骨頭,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當黎明的曙色尚未到來的時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雪窖冰天:嚴寒的地區,含有嚴寒的意思。例:漢使蘇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國,為匈奴牧羊十九年。
雪虐風饕:風雪交加。形容嚴寒。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圓錐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
也叫雪糝、雪糝子;方言中,也叫雪子。
白雪:潔白的雪。帶感情色彩。例:覆蓋大地的白雪把四周的一切都映照得分外明亮。
殘雪:春天背陰處較晚融化的雪。
初雪:入冬后第一次下的雪。例:初雪一降,冬天的氣息更濃了。
春雪:春天下的雪。如喜降春雪。
冬雪:冬天的雪。例:冬雪復蓋了大地。
飛雪:在空中漂浮游動的雪。強調動態。如飛雪迎春。
風雪:夾雜著風的雪。如:抬頭看時,白茫茫風雪,象一團霧似的遮住了半山坡,什么也看不清。
積雪:堆積一定時間和厚度的雪。例:早上推開房門,只見地上的積雪已經尺把厚了。
清雪:指細小而稀疏的雪。例:外面飄著小清雪。
瑞雪:應時的好雪。感情色彩濃,褒義。例:瑞雪兆豐年。
朔雪:北方的雪。成顆粒狀,不粘連,風一吹便會揚起。例:文章描繪了一幅氣勢雄偉的朔雪盈空圖。
喜雪:人們對于帶來益處的降雪的呢稱。北方秋末或著初降雪,對越冬小麥有利,或對春播有利,所以得到人們喜愛。
雪花:空中飄落的雪,形狀象花。例:風卷著雪花,狂暴地掃蕩著山野、村莊,搖撼著古樹……
雪片:雪花呈片狀,故又雪片。多用比喻義,例:各方賀電,雪片飛來。
雪星:星星點點很小的雪。
暴風雪:大而急的雪。如:十二月里,暴風雪突然襲來。
大煙炮:方言里,指北方特別是北大荒的大風雪。
雪殼子:北方方言。指經過陽光照射和風吹后,表面稍融又結成冰的深厚積雪。
鵝毛大雪:形容狀如鵝毛般大而輕的雪。例;狂風過后,便下起了鵝毛大雪。
彌天大雪:漫滿天空的大雪。例:彌天大雪狂亂地翻攪著,把天空攪成一團糟。
殘鱗敗甲:古詩詞里常用來指代雪。例;戰罷玉龍三百萬,殘鱗敗甲滿天飛。〈宋代張元《詠雪》〉
碎瓊亂玉:比喻雪。例: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水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