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有個習俗,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包青團,我家也忙碌著過節。
清明節的早上,我和媽媽早早地起床,從菜場里買來了做青團的材料。只見媽媽在廚房里忙碌著。我走進廚房,看見媽媽在揉面團,面團里加了一種草,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這是什么草呀?”媽媽說:“這種草叫青。”
過了一會兒,一個圓圓的面團呈現在我的眼前,媽媽說:“可以包青團了。”我聽到“包青團”就來勁了,我一定要幫媽媽包青團,學著媽媽的樣子,取了一塊面團搓了起來,媽媽教我先在粉團中搓一個洞,再用大拇指捏得薄薄的,最后把面團做成碗口的形狀,把餡放進去,并封口,可手里的粉團就是不聽使喚怎么也封不了口,當我正要放棄的時候,媽媽說:“失敗乃成功之母。”
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也叫寒食節。每當清明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帶著香燭、紙錢來到祖先的墳前焚燒,表示祭奠祖先。清明節正好趕上陽光明媚、柳綠花紅、百花齊放的好時光,正好人們踏青春游,氣溫也漸漸升高,人們也開始種田,所以有一句古老的話:清明前后,種瓜點豆。
今年清明節也和以前一樣,我們在家里準備了酒、水果和鮮花。帶上東西去老家給先祖登山掃墓,路上看到很多人拿著鮮花,她們的神情都很嚴肅,可能都在思念自己的親人。
很快我們就來到了祖先的墓碑,爸爸先用刀把草砍掉,把墓碑前整理的干凈,我和爸爸一起把酒、水果和鮮花放在墓碑前面,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給先祖三鞠躬。祈禱祖先保佑大家身體健健康康。掃完墓我們離開了祖先的墓地。
清明節,我們要不忘記自己的親人,不忘記那些為今天的美好而奮斗的英雄們,讓中國這個古老的傳統習俗傳承下去。
中小學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